欧宝体育最新官方入口

当前位置:运城城投 > 新闻动态 > 河东文化 >
河东文化
万荣南陈:一份村规民约 风行三十余载
时间:2018-11-21 

村规民约:一把尺子量到底

“南风惠我,凡二百年方成千口;陈训教民,虽两三纸亦护一村。”在南陈村的村规馆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向每一位前来的人讲述着这个小村庄如何靠着一个“规”字一路蜕变。

时光还要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4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牲畜、农具等分配给了农户。然而,南陈村的宅基地小、巷道窄,牛马车不能进巷,牲畜没有办法在家中饲养,人们的生产、生活极度不便,矛盾纠纷也随之不断。

彼时,重新规划建设新农村的呼声此起彼伏,经过群众和党支部的多次讨论,1986年形成的《新农村建房须知》对新村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全县在宅基规划方面的第一份村规民约,同时也是早期南陈村‘规’字治理的雏形,至今起草手稿仍被完好地保存在村规馆。”南陈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振武说。

房子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规矩也不是一天可以形成的。标准定好、轴线画好,老宅基换新宅基。可是在建房过程中,出现了占新不腾旧、前后巷为房屋高低争辩、邻居间关于界墙位置吵架等一系列问题。时任南陈村党支部书记李克臣告诉记者,有问题、有矛盾,就对照“村规民约”办,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守规矩的前提下,利他就是利己。

时代在变,“规矩”不变。南陈村的“村规民约”也在不断延续、不断修正、不断丰富。2001年,南陈村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村规民约”出台,不仅对村庄建设作出要求,也涉及乡村村民自治的各个方面;2009年,新的《南陈村村规民约》出炉,完善了很多详细的操作方法;2015年,在之前的村规民约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卫生治理条例》《绿化公约》《红白喜事章程》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严格遵守着这份规矩,因为他们清楚这一把尺子是要量到底的,不论身份高低和贫富大小,均一视同仁。随着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有些家境好的村民,也只是在原建房的外墙和内饰上做些文章,不会修高院墙、扩院基,以免影响邻居采光或占用公共空间。

从内容相疏的手稿到现在洋洋洒洒上万字的条文,其中凝聚着历届南陈村“两委”的心血,其最新一次修订是在今年6月,新增了扫黑除恶、根除毒害等内容。如今,《南陈村村民自治章程》5大章节、77条,内容更加全面,涉及红白事如何操办、门前街道何时清扫、路边绿植谁来维护、车辆回村怎么停放……这份延续下来的村规民约已逐渐成为南陈村民眼中的“宪法”,它不断地为南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李振武自豪地说,在南陈,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伙都是参与者和建设者。


美丽乡村:一张蓝图绘到底

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在南陈人的努力下,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一天天变美——巷道干净整洁、绿植清爽宜人,墙体绘画主题鲜明、村民谈吐文明礼貌,到处洋溢着美丽乡村的文明气息。

说到南陈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得不提村东北角的怡乐园。据李振武介绍,怡乐园是围绕村中池泊修建的小游园。过去池泊有蓄水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池泊原来的功能已不明显,而且渐渐污水横流、蚊蝇肆虐,成了村里人人嫌弃的地方。

美丽乡村建设的号角吹响后,南陈村“两委”因地制宜,投入巨资,将池泊改造一新,依旧命名“友谊池”。为何名为“友谊池”,这中间还有个小故事。李振武说,旧池泊始建于1970年,那个年代,因村子小、村民少,又没有那么多畜力,人们只能在冬天农闲时挖池。鉴于这种情况,邻近7个村的人力、畜力前来相助,才修成池泊。为铭记这份援助,故命名为“友谊池”。

如今,以改造后的友谊池为主体的怡乐园已成为南陈村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置身此地,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

池泊的华丽转身只是南陈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南陈村“两委”还在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上下了很大力气。

在绿化工作上,南陈村完成了全村3条大巷道、8条小巷道以及进村小游园等的绿化,栽植各类苗木30余种;在亮化工作上,南陈村完成了村委会、怡乐园等重要建筑的亮化工作,安装太阳能仿古灯、节能路灯90盏,彩色灯带300余米,彻底亮化了南陈村的夜景。

在美化工作上,南陈村完成了村南大道北墙的仿古重修,修整路沿石,铺设渗水砖。同时,精心打造了1500平方米的文化墙,内容包括党建文化、法治文化、农耕文化、德孝文化等,这些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的文化墙,不仅成为南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的言行举止。

一张蓝图绘到底,美丽乡村入画来。“美丽乡村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为老百姓提供了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李振武说,接下来,村“两委”将引领村民在有机农业、现代农业等方面寻求突破,为把南陈村建设成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丽乡村不懈奋斗。


党建引领:一个核心跟到底

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南陈村的老百姓看来,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离不开党的领导。走进新时代,村民更加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党在村里的组织形式,就是党支部。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先锋旗帜。在南陈村,“讲政治”“有规矩”对村民来说,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台上农工士,心中党政民。”“讲习所”的设立,是南陈村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生动实践。李振武告诉记者,“讲习所”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精准提升干部素质、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目的,通过开展“四个三”,充分发挥其开启民智、凝聚民心、发挥民力、推动民富的作用。

李振武进一步解读了“四个三”。

——“三类讲师”即通过整合县委党校等各类培训资源,吸纳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骨干,建立由专职、兼职、辅助三类讲师等组成的师资库,全方位为党支部“加油”、给党员“补钙”、让干部群众“充电”。

——“三种方法”即讲政策理念、讲脱贫思路、讲发展办法,多方面满足干部群众所想所盼。

——“三种形式”即运用课堂集中讲、组团分散讲、体验专题讲三种形式,对村“两委”干部进行党务知识、扶贫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对产业致富带头人以及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讲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项机制”即增收机制、常态机制、分类机制。增收机制主要是运用“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让支部覆盖进去,把群众组织起来,让“讲习所”融入群众之中,达到让群众来听讲的目的;常态机制是坚持“集中讲”和“流动讲”并重、“定期讲”和“随机讲”结合、“请群众来”和“到群众中去”互补等讲习机制,达到让群众能及时听讲的目的;分类机制主要是指培训方向及重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细化专业,精准培训,达到让群众想听讲的目的。

“思想武装头脑,干事创业致富。”他深有感触地说,“‘讲习所’的成立,增强了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带动全村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南陈村还新建了党建广场,广场由党建展板、宣誓墙、党建长廊三部分组成,是南陈村学习党的知识、宣传党的政策、开展主题活动、丰富群众生活的重要场所。

尤其是党建长廊颇有特色。它由“党的光辉历程”“习主席寄语”和“先锋在南陈”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再现了我党从一大到十九大取得的辉煌成果;第二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论断,为南陈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第三部分,展示了南陈村党支部的日常活动、工作承诺,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是龙头。”在李振武看来,南陈村各项工作能有效推进、扎实开展,党支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南陈村以党建为统领,以村规民约为准绳,以美丽乡村为抓手,探索出一套党群共治,群众自治与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蹚出了党支部主导、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南陈模式”。 

------分隔线----------------------------
新时代 新作为 新形象
XML 地图